9月1日出版的第17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奋勇前进》。文章强调,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党员干部作为红色基因的传承者,要以崇敬之情、感恩之心、担当之责,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砥砺奋进、创造新的业绩。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在长达14年的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面对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召唤全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前仆后继赴国难,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等殉国将领,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等众多英雄群体,共同构筑起中华民族在苦难中奋发图强的巍峨脊梁。尤其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的伟大抗战精神,引领和团结全体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历史性贡献。
苦难辉煌的历史,既是清醒剂,也是营养剂。无数先辈们用生命和鲜血书写的抗战故事,承载着中华民族刻骨铭心的集体记忆,是伟大抗战精神的生动载体。无论是教科书的记载、纪念馆的展示、纪念日的组织,还是档案史料的披露、经典文艺作品的创作,都以正能量的宣传引导,让人们永远铭记那段苦难的历史,无比坚定“庆幸此生入华夏,捍卫盛世之中华”的自信和担当。抗战胜利的历史告诉我们,团结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制胜法宝。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到各民族、各阶层民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同心同向;从海外侨胞“万里捐输、支援祖国”的赤子之心,到国际友人“与中国军民并肩作战”的正义之举,正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让中华民族在绝境中奋起。
抗战历史深刻昭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一个个感天动地的抗战故事,是一位位中华儿女英勇斗争的真实写照,是一次次激励后人砥砺前行的感召警醒。讲好抗战故事,有利于鉴往知来,对于今日中国、后世子孙意义非凡。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不仅是对曾经苦难历史的铭记,更是对祖国未来发展的担当。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临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各种不确定难预料的风险挑战。前进道路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推动高质量发展还有不少难题要破,增进民生福祉还有不少实事要办。广大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更好凝聚团结奋斗的力量;大力发扬斗争精神,锐意开拓进取,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以新成就告慰前辈和英烈;大力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树立强国有我的远大志向,做堂堂正正、光荣自豪的中国人,勇担民族复兴的时代大任。
今日之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中国式现代化已经展开壮美画卷并呈现出无比光明灿烂的前景。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立足本职岗位,坚定信心、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努力奋斗,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 | 人民论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