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港口航运协会

guang zhou gang kou hang yun xie hui

行业资讯

最新论文 | 十年来我国海外港口合作建设回顾及展望
来源: 港口2030 | 作者:港口2030 | 发布时间: 2024-01-11 | 1176 次浏览 | 分享到:

 

十年来我国海外港口合作建设回顾及展望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我国港航等企业先行探索,积极开展海外港口合作建设并参与投资运营,有力推动了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有力促进了我国国际产能合作。合作建设海外港口已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抓手和我国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依托。2012年以来(“一带一路”倡议2013年提出,本文为便于对比分析,拟将2012年作为分析的起点年份),我国海外港口合作建设,由单点建设逐步转向全局性网络布局,由建设为主逐步拓展到后期的运营管理,由局部区域逐步迈向全球,部分项目成为“一带一路”合作的典范。

 

2012年以来我国海外港口建设回顾

 

1.  东南亚和南亚

 

南亚和南亚是我国经贸发展的重要区域,东盟目前是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在该区域,我国参与投资运营的港口主要有新加坡的中远—新港码头、马来西亚的关丹港和黄京港、文莱的摩拉港、缅甸的皎漂港、斯里兰卡的科伦坡港和汉班托塔港、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等。

2012年,中远—新港码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23万TEU,科伦坡国际集装箱码头CITC正处于建设阶段,汉班托塔港由中国援建完成并投入使用。2022年,中远—新港码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13万TEU,科伦坡国际集装箱码头完成322万TEU,汉班托塔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29万t;上述码头合计完成的集装箱吞吐量是十年前的近7倍,投资运营的散货港点从无到有,吞吐量突破百万吨。十年来,我国企业在该区域参与建设运营的主要港点从单点增加为8个港点(不包括招商局港口与达飞海运合资运营的4个东南亚码头)。汉班拖塔港与后方产业的联动发展也逐步走向深入。

 

近几年,该区域港口合作建设的主要进展是,2020年,招商局港口与达飞海运完成首期7个海外码头的收购。其中包括4个东南亚码头,分别是越南First Logistics Development Company的47.25%股权、泰国Laem Chabang International Terminal Co Ltd的14.5%股权、新加坡CMA CGM-PSA Lion Terminal Pte. Ltd.的49%股权、新加坡CMA CGM Terminal Iraq S.A.S(包括其持有伊拉克Umm Qasr Terminal的租赁以及所有资产及负债)的100%股权。

 

2. 西亚和北非

 

西亚和北非是我国对外经贸合作的重点区域。该区域,区位优势明显,在全球海运格局和国际物流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该区域经济总体上相对落后,具有改善基础设施、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在该区域,我国参与合作建设运营的港点主要有吉布提的吉布提港(港口后方的吉布提自由贸易园区、亚吉铁路也由我国公司合作建设运营)、埃及的苏伊士运河码头、苏丹港牲畜码头、阿联酋的阿布扎比哈里法码头、以色列的海法新港、土耳其的Kumport 港等。

2012年,苏伊士运河码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86万TEU,彼时,我国企业尚未对土耳其kumport港和吉布提港进行投资运营。2013年,中国招商局集团与吉布提公立港口机构合资成立吉布提港口有限公司(PDSA),成为第二大股东占股23.5%。2015年,中国远洋集团收购了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港Kumport集装箱码头约65%股份。2022年,苏伊士运河码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79 万TEU,沙特阿拉伯吉达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75万TEU,土耳其Kumport 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21万TEU,散货吞吐量14.5万吨,阿联酋阿布扎比哈里法码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2万TEU,吉布提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64万TEU,散货吞吐量409万吨;上述码头合计完成的集装箱吞吐量是十年前的3倍,散货吞吐量突破四百万吨。

十年来,我国在该区域合作建设、投资运营的主要港点从单点增加为8个港点(包括2023年新投资的埃及苏科纳港口新集装箱码头,以及苏丹港牲畜码头、以色列的海法新港)。

 

近几年,该区域港口合作建设主要进展是,位于阿联酋的阿布扎比哈里法码头是中远海运集团自主投资建设、自主运营管理的中东第一港,2018年12月顺利开港运营。2020年,中远海运港口有限公司开始在红海门户码头的投资布局,收购了沙特最大港口吉达伊斯兰港20%的股份,于2021年完成股份交割。Red Sea Gateway Terminal 目前的年度集装箱吞吐量能力为520 万标准箱,是吉达伊斯兰港最大的码头,而吉达伊斯兰港是沙特阿拉伯最大的港口。2023年3月,中远海运港口投资埃及苏科纳港口新集装箱码头25%的股权。该码头是埃及政府在苏科纳港新建的码头,由中远海运港口等行业内领先企业组成码头公司建设及运营。本项目经营期为 30 年,总投资额约为 3.75 亿美元,建设完成后码头吞吐能力达 170 万 TEU。苏科纳港是埃及主要港口之一,位于苏伊士运河南面入口处。

 

3. 欧洲

 

本部分所提及的欧洲,主要指欧洲南部地中海沿线以及西北欧地区。该区域是我国传统的经贸往来对象,区域经济较为发达,基础设施水平较高。欧洲债务危机后的几年,加上过去几年的疫情影响,港口腹地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港口吞吐量增长乏力,港口盈利差,对外部资本介入、并购具有一定需求。以中远海运集团为代表,紧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积极输出公司的管理、技术、人才等加大与相关国家合作建设并运营重要港点,不断完善港航服务区网络。在该区域,我国参与建设运营的港点主要有比利时的安特卫普港和泽布吕赫港、荷兰的鹿特丹港Euromax 码头、法国的Terminal Link 码头公司、意大利的瓦多码头、西班牙的Noatum 港口公司、希腊的比雷埃夫斯港等。

 

2012年,比雷埃夫斯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11万TEU,安特卫普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10万TEU,彼时,我国企业尚未对泽布吕赫、鹿特丹Euromax码头、瓦多码头和西班牙Noatum港进行投资运营。2022 年,该区域合作建设的港口,吞吐量保持较快增长。比雷埃夫斯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35万TEU,泽布吕赫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7 万TEU,安特卫普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11 万TEU,鹿特丹Euromax 码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64万TEU,瓦多冷货码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 万TEU,瓦多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2万TEU,西班牙Noatum 港口公司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43 万TEU;上述码头集装箱吞吐量较十年前翻了两番。十年来,我国在该区域合作建设运营的主要港点从2个增加为10个(包括2023年新收购的汉堡港码头、2020年投资收购的乌克兰和荷兰的两个码头)。目前,该地区是我国参与建设运营海外港点最多的区域。

 

近几年,参与该区域港口建设运营的主要进展是,2019年,APM Terminals、中远海运港口、青岛港合资的意大利首座自动化港口瓦多港Vado Gateway码头正式投入试运营,中远海运和青岛港国际分别持有40%和9.9%的股份。该码头是意大利第一个拥有全自动门和堆场的自动化港口,也是近30年来意大利新建的首个码头,地理位置优越,其所在的利古里亚大区是古丝绸之路上十分重要的地区,对于意大利北部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将成为中南欧的门户港口。2020年,招商局港口与达飞海运完成首期7个海外码头的收购。其中包括2个欧洲码头,分别是乌克兰Odessa Terminal Holdco Ltd 的50%股权、荷兰Rotterdam World Gateway的30%股权。2022年,中远海运港口与泽布吕赫港务局举行云签约仪式,双方同意将泽布吕赫码头特许经营权延长 15 年至 2055 年。2023年5月,中远海运港口宣布,德国政府确认批准公司收购德国汉堡港 Container Terminal Tollerort 码头(‘CTT码头’)24.99%股权。汉堡港 CTT 码头地理位置优越,邻近德国主要工业中心,来往中国的货物吞吐量占汉堡港总吞吐量约30%,是中德贸易重要枢纽之一。

 

4. 非洲

 

本部分提及的非洲,重点指非洲东部、西部、南部区域。在该区域,我国参与港口工程项目建设的比较多,参与建设运营的码头主要有,招商局集团参与投资运营的港口有多哥洛美集装箱码头和尼日利亚庭堪国际集装箱码头,烟台港参与投资建设运营的博凯矿业码头,中国港湾负责建设、参与运营的喀麦隆克里比深水港集装箱泊位等。2012年6月,招商局港口公司以1.5亿欧元收购多哥洛美集装箱码头公司50%股权,获取了该港口的发展和运营权。2012年,招商局港口公司所有海外码头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仅为39.5万TEU。2022 年,参与该区域建设运营的港口,吞吐量保持平稳增长,多哥洛美集装箱码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60 万TEU,尼日利亚庭堪国际集装箱码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0万TEU;两个码头的集装箱吞吐量是十年前的5倍。十年来,我国在该区域参与投资运营的主要港点从单点增加为4个港点。

 

5. 大洋洲和美洲

 

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是我国重点的经贸合作对象。该区域我国合作建设运营的港口主要有3 个:中投公司参股20% 合作运营管理的墨尔本港,招商局有98 年管理以及土地租赁权的纽卡斯尔港,以及中国岚桥集团2015 年以5.06 亿澳元获得99 年经营权的达尔文港。在北美,我国企业参与投资运营的港点主要是中远海运集团的西雅图码头。拉丁美洲是我国经贸合作的重点区域,也是我国能源、农矿产品等的重要进口地区。在该区域,我国合作建设运营的港点主要有3 个:岚桥集团收购的巴拿马玛格丽特岛港,2018年招商局集团收购的巴西巴拉那瓜港,以及2019 年中远海运集团收购的秘鲁钱凯码头。2012年,我国在海外港口的布局刚刚起步,在美洲没有投资运营的港口。2022 年, 巴西巴拉那瓜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16 万TEU,西雅图码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8 万TEU。十年来,我国上述地区合作建设运营的主要港点增加到7个。近几年,该区域主要的新变化是,2020年,招商局港口与达飞海运完成首期7个海外码头的收购。其中包括美洲的牙买加Kingston Freeport Terminal Limited的100%股权。

 

未来展望

 

2012年以来,我国海外合作建设运营的港口,由单点建设逐步转向全局性网络布局,由建设为主逐步拓展到后期的运营管理,由局部区域逐步迈向全球大洲,比雷埃夫斯港、汉班拖塔港等部分项目成为“一带一路”合作的典范。到2019年,我国海外港口网络布局基本成型,在重要的大洲、重要的经贸合作区域,基本有我国企业参与合作建设运营的港点。近年来,我国企业开始依托合作建设运营的港点,加大后方产业园区、自由贸易区的合作建设,通过港口与产业的联动,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发展;加快推进内陆场站、物流通道等的合作建设,通过完善集疏运网络,拓展合作港点向纵深腹地的服务能力;加大与区域航线网络的协同,通过港点、航线的优化协同配置,完善海向航运网络布局,增强区域航运服务网络的效率和水平。因此,我国企业合作建设运营港口的方式逐步多元化,合作范围越来越大,合作的内容越来越深入,由港点拓展到临港园区、物流园区、临港新城建设,拓展到内陆场站、集疏运通道、铁路站点合作,拓展到与内陆货代企业、物流企业、铁路企业等合资合作。可以说,我国海外港口合作建设运营,不仅完善了我国海外港航服务网络,大大提升了我国港航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同时,对提升我国国际物流供应链韧性、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海外港口合作建设运营的上述变化趋势,预计将来还会进一步强化。近几年,疫情对全球经贸发展带来影响,对我国海外港口合作建设运营,也带来一定程度的冲击。港口所在地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合作港口的运营情况。我国海外港口合作建设,更加受到当地政府的制度、体制、政治、法律、社会稳定性等因素影响,以及外部的金融环境、地区冲突、西方国家舆论等因素影响。因此,后续如何进一步高质量推进海外港口合作建设、扎实推进海外港口项目走深走实,真正实现从走出去到走进去,使得合作项目更好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我国的国际产能合作,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文章来源:穆长泽,刘长俭,郑晓丹等. 10年来我国海外港口合作建设回顾及展望。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海员路97号外运大楼601、604房


电话:020-83040743

          020-83705629


传真:020-83040241

邮箱:info@gpssa.or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