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港口航运协会
guang zhou gang kou hang yun xie hui
行业资讯
物流运行稳健 发展效能提升
——2024年物流运行情况分析
2024年,中办、国办联合印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政策引导和协调推动下,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扎实推进,物流运行环境不断改善,物流与产业加速融合创新,市场规模优势继续巩固,社会物流运行效率稳步提升,全年物流运行呈现积极变化。
一、物流运行稳中有进,支撑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
(一)物流需求规模总量扩张,物流需求结构同步改善
2024年全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360.6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8%,增速比2023年全年提高0.6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至四各季度分别增长5.9%、5.7%、5.3%、5.8%。一季度开局良好,二季度延续稳定发展态势,三季度增速放缓,下行压力显现,在一揽子政策措施推动下,四季度企稳回升,全年物流需求增速稳中有进。
在政策拉动、需求多样等因素影响下,新旧动能叠加、交替回升态势更趋明显,物流需求增长方式从粗放式向高品质加快转型。从增长贡献看,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8%,增长贡献率为77%,是物流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在新业态发展带动下,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增长6.7%,贡献率为11%,是物流需求增长的重要潜力。随着国民经济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物流需求结构整体改善,新引擎拉动作用逐步显现。从结构看,再生资源物流总额,单位与居民物流总额占比合计为5%,与上年相比小幅提高,绿色化、数字化类型物流需求发展态势明显;农产品物流总额,进口货物物流总额占比合计为7%,比重保持稳定;工业品物流总额占比88%,同比略有回落。
(二)工业制造与进口物流保持稳定,新质物流加速发展
2024年工业品物流总额318.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8%,传统产业物流进一步调整转型,新兴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化工、建材、钢铁等主要耗能产量趋缓,全粗钢等钢铁产品产量超过32亿吨,水泥产量超过18亿吨,相关的生产物流实物量同比下降0.7%和9.5%,传统产业动能有所减弱。新质产业稳步发展壮大,智能制造、高技术制造等高端产业保持高速增长,集成电路、光电子器件等高技术产品物流量增速超过15%,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智能产品物流量分别增长15.6%、14.2%,成为工业品物流高质量发展的突出亮点。数字智慧环境持续升级,拓展消费需求场景多元化,助力民生消费物流潜能释放。全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5%,带动快递业务量突破1700亿件创历史新高。
高水平开放持续推进,进口物流稳定增长,贸易结构优化。全年进口货物物流总额18.4万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能源类进口物流量增速整体偏弱,消费品物流增速稳中趋升,中间制成品进口物流增势明显,是进口物流改善的重要动力,如二极管等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进口物流量全年增长12.4%和14.6%。
(三)物流供给水平保持增长,供需适配均衡发展
2024年我国物流市场规模保持平稳增长,全年物流业总收入13.8万亿元,同比增长4.9%。物流与产业深度融合,综合服务竞争力持续提升,2024年头部物流企业物流业务收入规模超过2万亿,占全行业比重超过16%。从行业主体看,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物流相关法人单位超过90万个,个体经营户超过810万个。我国物流岗位从业人员超过5500万人(包括物流相关行业法人单位和从
国际物流建设布局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引领沿线共建国家经贸合作持续加深,沿线物流通道建设稳步推进。中欧班列、中亚班列等多通道格局初步形成,全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9万列、中亚班列全年开行1.2万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建立与东盟、南亚等地区机遇。海外供应链网络有所拓展,我国海外仓数量已超过 2500 个,新增国际航空货运航线 168条。
物流服务价格竞争局面略有缓解。在反对 “内卷式” 竞争政策引导及企业自主转型等因素推动下,物流市场竞争更趋多元化,供需两端出现积极变化。水运方面,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年平均值为1008.1点,同比下降0.7%;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年平均值为1550.6点,同比上涨65.4%。公路方面,中国公路物流价格指数年平均值为103.7点,同比上涨1.6%。快递方面,年平均单票价格8.0元左右,行业服务价格虽仍有所回落,但降幅明显收窄,各领域价格竞争的激烈程度有所缓解。
(二)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推进,专业领域新支柱逐步形成
随着我国经济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现代物流提质增效向高质量增长转型步伐有所加快。新的物流需求不断地催生高品质物流供给发展壮大。航空货运发展形势良好,规模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全年共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485.2亿吨公里、货邮运输量898.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5%、22.1%。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和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快速发展,国际货邮运输量同比增长29.3%,飞机日利用率8.9小时,同比提高0.8小时,航空物流完成各项重大航空运输保障任务。仓储物流活动稳定增长,行业效率持续提升。中国仓储指数季度均值分别为 49.4%、48.6%、48.8% 以及 50.8% 。其中,四季度表现尤为亮眼,首次突破 50 点,达到 50.8%,年内仓储行业整体实现增长。同时仓储设施利用率、周转效率指数在 2024 年呈现向好态势,显示仓储商品流通顺畅,流转维持高效。消费模式多元促电商物流发展稳中有进。即时配送、直播电商等新型模式持续推进,全年电商物流指数均值为113.7点,为201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均值同比提高3.6点。同时电商物流企业适应市场能力不断加强。履约率指数、人员指数、满意率、实载率指数均值创近7年新高。
四、物流行业效益边际改善,企业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
物流企业经营在波动中恢复,特别是进入四季度以来主要经营指标呈现稳步回升态势,企业效益边际改善。重点调查初步汇总数据显示,2024年重点企业物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6%,增速比1-11月提高0.2个百分点。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维持在95元左右水平,平均收入利润率回升至3%以上。
一方面,微观主体发展面临着诸多复杂且严峻的挑战。从外部环境来看,全球供应链格局加速重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冲突频发,国际物流通道的稳定性和畅通性存在风险,物流企业在拓展国际业务、构建全球物流网络面临较多阻碍。从国内看,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持续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存在阵痛,有效需求仍然不足。传统物流模式难以满足新形态高时效、精准性和智能化的要求,企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效果尚不明显。经营成本刚性上涨,挤压盈利空间。对比数据显示,重点物流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10元,收入利润率低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物流具备长期向好的发展条件,物流企业向高质量、智能化、绿色化迈进的趋势仍将延续。物流企业服务升级与产业融合激发潜能释放,物流服务向综合供应链转型,重点物流企业一体化物流业务收入增长近 13.7%,占比稳步提升,生鲜、装备制造、服装等专业细分领域供应链业务增长潜力依然较大。物流企业智能化转型助力效率提升,物流智能化转型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自动化仓库、无人机配送、机器人分拣等前沿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愈发广泛,为行业带来效率提升与成本优化。物流企业低碳转型引领可持续发展,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物流企业绿色转型进程显著加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推进交通运输绿色转型,领域新增新能源物流货运车辆占新增物流车辆的40%,相较于传统燃油车,减少碳排放约30万吨。调研显示,头部电商和快企业的可降解包装材料使用率达到 60%,大幅减少包装废弃物的产生。物流企业出海步
伐加快提升国际竞争力,在全球物流网络正在加快构建的同时,制造出海物流需求明显增加,跨境物流迎来发展红利。物流企业积极扩大国际辐射范围、提升跨境服务能力,为我国高水平开放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中国港口集装箱网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海员路97号外运大楼601、604房
电话:020-83040743
020-83705629
传真:020-83040241
邮箱:info@gpssa.org.cn